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蚊媒传染病解析(图)

2025-07-28 01:50120鼎古号人民日报
  广东佛山市民陆先生在吃完烤肉后第二天突然关节疼痛,起初以为是痛风,但随着全身红疹蔓延和手腕剧痛,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由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基孔肯雅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为1至12天,通常3至7天。被叮咬人群中约20%至30%会发病,多数症状轻微且可自愈。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关节炎和皮疹,其中腕关节受压剧痛尤为明显。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蚊媒传染病解析

国家疾控专家指出,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人传人,但确诊患者仍需住院防蚊隔离,以切断蚊媒传播链。患者发病后一周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最高,此时若被蚊子叮咬,病毒会在蚊体内繁殖2-10天,再叮咬健康人即可传播。伊蚊在适宜条件下快速繁殖,一只携带病毒的蚊子可叮咬多人,导致疫情短期内扩散。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症状相似,常被混淆。两者都是通过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但基孔肯雅热的特点是关节剧痛持续时间更长,而登革热则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休克甚至死亡。

专家特别提醒新生儿、老人和慢病患者等三类人群需要高度警惕重症风险。新生儿感染后易出现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易引发病毒性关节炎、肺炎;慢病患者如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延迟,加重关节病变风险。

广东省疾控中心倡议每日三分钟清除积水,尤其是家中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和水生植物等蚊虫孳生地,积水容器需倒置或加盖,从源头降低感染风险。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应及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疫区旅居史”。

 
收藏 0
打赏 0